多個奢侈品牌宣布提價,有柜員表示漲價之后“更好賣了”
奢侈品“漲”聲一片,買包堪比理財?
閱讀提示
近期,多個奢侈品牌宣布提價,奢侈品市場“漲”聲一片。在奢侈品“保值增值”預期下,一些消費者受到刺激,動起了投資的念頭。分析人士提醒,奢侈品本身并不具備真正的投資價值,消費者應該保持理性。
近期,奢侈品牌香奈兒再次提高產品售價,開云、路易威登、勞力士等奢侈品集團也陸續(xù)傳出漲價的消息,路易威登在全球范圍之內提高了價格,漲幅為5%~15%。
記者走訪發(fā)現(xiàn),奢侈品漲價后其銷售并未受到負面影響,漲價甚至刺激了消費。隨著奢侈品漲價“常態(tài)化”,一些消費者傾向于“晚買不如早買”,還有消費者以為奢侈品可以“保值增值”,動起了投資的念頭。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奢侈品持續(xù)性漲價、饑餓營銷等,可能造成部分消費者趨之若鶩,但奢侈品本身并不具備真正的投資價值,消費者應該量入為出、理性選擇。
連漲不斷,奢侈品堪比理財?
“兩年前想買的時候猶豫了,隨之而來的是不斷的大幅漲價,等下決心買的時候已經5萬多元了。”面對奢侈品不斷漲價,北京的消費者崔瑛無奈地說。
今年3月,距離上一次漲價相隔4個月,香奈兒再次宣布漲價。連續(xù)漲價之后,其一款經典款手袋價格已經從2019年的38100元漲至62700元,漲幅約為60%。有消費者戲稱,買包堪比理財。
考拉海購發(fā)布的報告《2021年度十款“理財包”》顯示,去年以來,有的包甚至漲幅高達95%。就算按照平均漲幅看,大部分奢侈品價格漲幅也達到5%~20%。勞力士價格漲幅在過去一年中,不僅領先于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的表現(xiàn),還遠超黃金和房地產等其他投資。
今年初,瑞銀(UBS)表示,“價格靈活性”是奢侈品行業(yè)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過去20年里,Louis Vuitton 等領先品牌的平均價格漲幅是通貨膨脹率的2.5倍。
“奢侈品似乎從來不缺消費者。”一家奢侈品專柜的柜員坦言,一方面,奢侈品公司大多給出的回應是扛不住成本壓力所以漲價;另一方面,則是財報收入再創(chuàng)新高。從各大奢侈品公司的財報來看,近兩年來,一些奢侈品公司收入屢創(chuàng)新高,銷售營收大幅增長。
香奈兒負責人曾公開表示,奢侈品的象征價值高于使用價值,這為其賦予了具有想象力的溢價空間。奢侈品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消費得起的商品,當獲得商品的阻力變大,更容易增強消費者購買的欲望。有消費者總結說:“奢侈品漲價就是為了刺激消費,刺激大家購買。”
越漲越好賣,越好賣越漲?
記者走訪北京一些奢侈品線下門店了解到,漲價并未影響奢侈品銷售。“漲價的消息一出,更好賣了。一些顧客認為買到就是賺到,除了經典款,一些往日少有問津的款式銷量也提高了。”有店員表示,現(xiàn)在店里經常出現(xiàn)缺貨、斷貨情況。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現(xiàn)在的貨源運送變得困難,店里沒有現(xiàn)貨,所以門店里人并不多。”北京SKP的一家奢侈品專柜柜員說,店里顧客少,想買東西的顧客都加了微信,目前已經有數百人,有的顧客要等半年才能拿到商品。
據《貝恩奢侈品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奢侈品市場主要消費人群為40歲以下,其中24歲以下的消費人群占比增長至24.8%;預計到2025年,25歲以下的消費者將成為奢侈品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占比將達到65%~70%;個人奢侈品市場將以每年6%至8%的速度增長。
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疫情期間,消費者對于頭部奢侈品牌熱門產品的追捧,讓供需關系失去平衡,進一步促使奢侈品價格扶搖直上。奢侈品牌希望利用這種稀缺性變成一個“更被人渴望的品牌”。提高被渴望程度后,他們就有理由證明自己的價格上漲是合理的。
該人士表示,越是受消費者追捧的頭部奢侈品牌越有漲價的空間,隨著漲價成為常態(tài),消費者更會傾向于“晚買不如早買”。由此,奢侈品可能會出現(xiàn)定價能力和品牌吸引力的“良性循環(huán)”。
拿奢侈品當理財需謹慎
記者了解到,隨著奢侈品漲價“常態(tài)化”,二手奢侈品市場活躍度進一步提升。
在北京三里屯一家大型二手奢侈品線下門店,一名店員對二手奢侈品的銷售表示樂觀。“買的人不少。一些年輕女孩子購買力不強,在這里能買到九成新的便宜貨。還有一些消費者不想訂貨排隊,也會來購買幾乎全新的二手商品。”
根據要客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二手奢侈品市場報告》,二手奢侈品市場規(guī)模由2020年的285億元,擴大到2021年的470億元,一年內增長了65%。
有專家指出,奢侈品頻繁漲價,讓許多人有了投資的念頭。但真正具有投資價值和保值價值的商品,通常是少數流通、有限流通甚至無法在正常市場流通的商品。而奢侈品依然是消費品,有固定的消費購買渠道。
奢侈品產業(yè)專家周婷表示,除非是貴金屬類、寶石類、鉆石類,因為原材料的高價值和稀缺性,具有一定的投資屬性。但服裝、鞋帽、箱包等,本質上屬于消費品、消耗品,并不具備真正投資的價值。
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奢侈品投資背后不乏品牌商策劃的身影。在漲價預期和品牌塑造的身份、價值認同感影響下,消費者可能出現(xiàn)不理性的消費行為。
對于奢侈品公司而言,不管是從尊重消費者的角度出發(fā),還是重視自己品牌的聲譽,高端消費品牌應該把精力花在為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上,以求長遠發(fā)展。對于消費者而言,其消費都應該建立在已有的經濟基礎之上,量入為出、理性選擇、適度消費、有所節(jié)制,不能圖漲價前的便宜而過度消費。(記者 周懌)
- 第十一屆“在鳴行政法治論壇”暨“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理論與實務研討會”于在明律師事務所成功舉辦
- 未來家園三產融合主題樂園,引領蛹蟲草消費新升級
- 版權拆分下,玩家是否還能做DOTA賽事主人?
- 天天資訊:阿里巴巴市值跌回8年前:沒有人永遠勝利
- 環(huán)球觀察:前三季度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28微克/立方米
- 環(huán)球頭條:寵物看病這么貴,寵物醫(yī)院卻不賺錢?
- 焦點快報!智能割草,“機器人”的內卷新戰(zhàn)場?
- 施耐德電氣攜手北馬激情開跑 倡導綠色可持續(xù)理念
- 看熱訊:浙江醫(yī)藥:注射用重組人源化抗HER2單抗-AS269偶聯(lián)物(ARX788)獲臨床試驗批準
- 伊利離“八年再造半個伊利”有多遠
- 步長制藥:瀘州步長與美國瑞美德簽訂合作開發(fā)和許可協(xié)議
- 全球熱資訊!加拿大和英國參與了對俄的襲擊 糧食無法外運 兩國要擔責!
- 《名家傳承》藝術人生專題訪談——周華剛
- 新消息丨風電整機商三季報業(yè)績分化:明陽智能最賺錢、電氣風電下滑最明顯
- 吳樹永--非物質文化遺產創(chuàng)新人才
- 《2022科學生發(fā)白皮書》發(fā)布,生發(fā)防脫消費趨勢請查收 | CBNData報告
- 兩大國貨品牌跨界聯(lián)動,演繹國潮新力量
- 京東11.11發(fā)布“百大產業(yè)帶扶持計劃” 推動家裝建材、家具產業(yè)帶商家高質量增長
- 育博再添榮譽!英兒高獲科技成果認證!
- 《生活進化論》第三季第一期x鋼琴演奏家陳薩:理享空間,讓音樂進階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