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熱點 >
焦點關注:"夢天"飛天 中國空間站將打造怎樣的"夢工廠"? 2022-11-01 05:38:33  來源:看看新聞Knews記者 張慶 李瑤

夢天實驗艙成功發(fā)射,中國空間站將形成T字構型組合體,“天宮”空間站在軌建造收官在即,中國航天強國之路將踏上怎樣的“新征程”?

10月31日15點37分,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搭載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拔地而起,直沖云霄。飛行約8分鐘后,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fā)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按照計劃,夢天實驗艙將在北京時間11月1日凌晨四點半左右,與天和核心艙交會對接。依然采取與問天實驗艙相似的半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方式,在發(fā)射入軌后首先進行中繼天線、太陽能帆板的展開,隨后進入快速交會對接程序。


(相關資料圖)

據(jù)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汪賽進介紹,與問天實驗艙不同的是,夢天實驗艙發(fā)射前就做了180度掉頭,轉、倒、飛,然后等它與空間站組合體實施交會對接后,再實施轉位工作。

此時,太空中的問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經(jīng)過調相控制,形成了L構型組合體,在軌等待夢天實驗艙的到來。等夢天實驗艙完成轉位后,神舟十四號航天員就將進駐夢天實驗艙,中國空間站也將正式完成T字構型組合體的設置。

西北工業(yè)大學教授茍秉宸在文昌發(fā)射場目睹了“夢天”發(fā)射的全過程。茍秉宸教授興奮地說,夢天艙在太空轉位完成之后,實際就意味著中國空間站一期建造工程基本完成了。

茍教授同時也是一名載人航天工業(yè)設計專家,針對三個艙體的功能,他這樣介紹,如果從指揮控制角度講,天和核心艙是老大,而夢天實驗艙幾乎沒有這方面的功能定位,問天實驗艙居于兩者中間;但如果從實驗角度來講,夢天實驗艙就是老大,是非常純粹的實驗“夢工廠”,天和核心艙的實驗比重占比很小,問天實驗艙同樣介于兩者之間,它一半是實驗機柜,另外一半包括了生活區(qū)和一些控制備份功能。

隨著夢天實驗艙完成T字構型對接,中國空間站形成了三艙組合體的飛行狀態(tài),由此轉入為期10年以上的應用與發(fā)展階段,很快就將實現(xiàn)不間斷有人駐留的狀態(tài)。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郝淳透露,我國空間站完成在軌建造后,初步計劃是每年發(fā)射兩艘載人飛船和兩艘貨運飛船。

按照計劃,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天舟五號貨運飛船將于年底前發(fā)射,搭乘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三名航天員,將首次在空間站與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進行在軌乘組輪換,兩個乘組的6名航天員將共同在軌駐留5-10天,實現(xiàn)空間站不間斷有人駐留。

屆時,中國空間站將形成一個由三個艙段、2艘載人飛船和1艘貨運飛船的最大構型組合體,總質量近100噸。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期間,將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其中,神舟十五號乘組將計劃實施數(shù)次出艙活動任務,并對三艙三船進行運行管理和維護。

為進一步提升工程的綜合能力和技術水平,我國還將研制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均可實現(xiàn)重復使用,其中,新一代載人飛船可搭載7名航天員,載荷能力也將大幅提高。

茍秉宸介紹,目前這個T字型空間站基本可滿足中國航天員和中國科學家在太空進行實驗的需求,但實際上“天宮”的定位是面向全世界開放,為此,中國已經(jīng)在構建階段在節(jié)點艙的前向留下了一個對接口,未來這個對接口如果再對接一個核心艙,核心艙再對接兩個實驗艙,使用空間就從現(xiàn)在的100噸翻倍到200噸,有效實驗空間將大大增加,足以迎接外國航天員的到來和開展各項國際合作。屆時這個構型就演變成了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干”字型,很有寓意。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黃艷琳)

關鍵詞: 載人飛船 中國空間站 運載火箭

相關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