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資訊 >
淪為職場邊緣人之后,我反而升職加薪了 2023-03-13 14:54:50  來源:36氪

在很多職場人苦惱著該如何博得領(lǐng)導(dǎo)關(guān)注、擺脫職場透明人處境的時候,有小眾清流卻開始另辟蹊徑,放棄在職場出挑,而是選擇主動爭取存在邊緣化。

一直以來,我們懼怕透明,害怕被遺忘在角落,害怕自己會徹底淪為職場多余人。 但其實, “要么出眾,要么 出局” 這句話不符合職場定律。 相反, 職場中,大 多數(shù)人的宿命都在出眾和出局之間。

有時候主動爭取邊緣化不是放棄選擇、徹底出局,而是在職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


(資料圖片)

01 透明不是貶義詞,而是中性存在

有位演員表達過他對透明的看法:“透明不一定非得是一個貶義詞。透明最好的特質(zhì)是你不會擋住別人的光,而且你只需要將自己放到那個光里,就會被看到?!?/p>

廣告從業(yè)者妙妙就是這樣。在創(chuàng)意行業(yè)里很難找到像她這樣沉默的存在,不被cue就絕不主動發(fā)言,就算說話音量也總是小小的,讓人以為自己是打著電話沒開揚聲器。

因為社恐屬性,妙妙在一群有梗甚至略顯聒噪的同事中顯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很多人第一次見她,都會質(zhì)疑這樣呆板木訥、不善表達的人是不是真的能干這行。

但事實上 ,妙妙沉默的表面下 ,卻隱藏著如 泉的 創(chuàng) 意。 她是公 司公認的靈感噴泉,而且沒有一個 idea是空想,因為提案十投九中被同事譽為“中標的神” 。

妙妙剛進公司的時候,也試圖“矯正”過自己的不善言辭,每天都花很多心思訓(xùn)練自己的表達能力,絞盡腦汁跟同事social。直到她的領(lǐng)導(dǎo)找她談話,直言她的重點完全放錯了地方,妙妙才意識到她在為了補短板而消耗自己的真正價值。

意識到這點之后,妙妙不再逼著自己跟同事交流,而是縮回了自己的舒適圈,安心做自己的“職場邊緣人”。把心思放回工作本身之后,妙妙的創(chuàng)意連連中標,年底領(lǐng)導(dǎo)就給妙妙提了破格升職,讓她做了內(nèi)容創(chuàng)意總監(jiān)。

干這行,表達能力不行幾乎可以被“判死刑”,但對長板足夠長的人來說,不善言談就可以索性不談,只在需要的時候用作品傳情達意也不是不行。

時間和精力永遠是有限的資源,對于有能力的人來說,這些更是稀缺的資源。為什么一定要跟隨大流,爭世俗定義的光環(huán)和舞臺呢?

有些人哪怕用盡全力注定也只能把自己的短板做成別人能力的地板,為什么不去找適合自己的賽道,尋找屬于自己的小眾天花板呢?

未來職場一定有著過細的分工,不是說人人都得趨之若鶩地追求所謂的高光時刻、高情商捷徑,各個都能舌燦蓮花,妙語連珠。用心做事的時候,你自然站在光里。

02 放棄在意別人的評價,也是另一種勇敢

在看松浦彌太郎的《超越期待》時,被這樣一個觀點所吸引:“坐在角落或不發(fā)言是一種下意識的行為。但在周圍的人看來,他們會覺得你沒有積極的交流,因此降低了對你的評價?!?/p>

由此作者得出了一個結(jié)論:不發(fā)言即是風(fēng)險。

初見這段文字,相信開會時恨不得把頭按進電腦里的人都會暗自感嘆:“你干脆報我身份證號得了?!崩^而在心里偷偷發(fā)誓:“我要走出舒適區(qū),我要爭取表達,我要抓住每一個機會?!?/p>

但這樣的信念除了激發(fā)恐懼,帶來緊張情緒和不必要的煩惱以外,沒有任何意義。我們在腦海中有一個僵化的預(yù)設(shè):所謂厲害強者就是要多發(fā)言,但其實發(fā)言和擁有話語權(quán)完全是兩回事。

白靜初入職場時,害怕出口即事故,不敢怎么開口。但又擔(dān)心因為表現(xiàn)不積極,通不過實習(xí)期。后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刻意練習(xí),任何場合她都能表達一二,但是她又被同事詬病愛出風(fēng)頭,喜歡顯擺。

如果說職場中追光是一種勇敢,那么放棄在意別人的評價,會是另一種勇敢。

所謂高光不是一直要站在光里,想要一直站在光里感受到的只會都是壓力;所謂透明,它的真諦在于不必時時緊繃借力,而是允許光在別處。

允許透明的人更能明白職場中的事不能夠勉強,從而不會勉強別人,也不會勉強自己。

03 主動爭取心理邊緣化,放下負擔(dān)工作

在職場呆得久了,不可避免地見過各類職場人群像。有伸直了脖頸,巴巴等著機會的;有盼著同事出錯,借機補刀上位的;有工作時缺席,論賞時露臉的;有加班不積極,邀功躥前排的……

遇到這種同事的時候,大多數(shù)職場人都會仰天長嘆:為什么低頭干事的人總是不得關(guān)注,老實人總是被邊緣化欺負。

但事實上,職場是一個不看一時風(fēng)光榮辱,而是看長線累積的地方。就像中國的那句古話:“聰明人不爭一時,爭千秋?!?/p>

琳達剛?cè)肼殨r,事事想勝同期的同事一籌,成了同期里最優(yōu)秀的員工后,又想超過前輩,做整個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管理層。一整個公司,沒有一個她能瞧得上、能信任的伙伴,公司里的人于她而言不是對手就是下屬。

心態(tài)出了問題的人,更容易孤立無援。后來琳達出錯,整間公司竟沒有一個人愿意幫她說話。工作中,為了出挑她把自己逼到角落;人際上,為了出眾,她把人得罪了個精光。

職場中的競爭從來不是逼死自己,也不是逼死別人。放松點更容易解決問題,得到答案。冬天里那些困擾你的事,春天的時候大半已經(jīng)過去了,再不濟秋天的時候,你再想起也是毫無波瀾了。就像馬伊琍說的那樣,我們對于別人的憤怒生氣,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我們想撒出氣的那口氣,也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

很多時候真正讓你難受的,不是似有處事不公的領(lǐng)導(dǎo)或者看上去能力不行卻光鮮無比的同事,而是想出挑卻又不得法門的自己。

機會光環(huán)從來不是爭來的,很多時候都是你埋頭做事、水到渠成時,自己送上來的。拼命想秀,反而容易用力過猛,變成嘩眾取寵的小丑。

心理上面降低對于結(jié)果的期待,手里坐著當(dāng)下最該做的事,等住耐住才能成事。要記住,那些 領(lǐng)導(dǎo)、同事甚至某個階段的職場都給不了你的公正,時間可以給你。

或許,所有的高光時刻都是光在找你,而不是你一心找光。職場中,透明不是沒有顏色,而是一種很少有人知道的保護色。

關(guān)鍵詞:

相關(guān)閱讀:
熱點
圖片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