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今日頭條(下文簡稱為“頭條”)總裁陳熙在2021生機大會上指出,“過往,大家對今日頭條可能會存在一種比較刻板的印象,好像這個產品人到中年才會用”。同時他認為這是大眾對頭條的普遍誤解,事實上據抽樣調查推算,當時其月活用戶中30歲以下的年輕人已超6000萬。
(資料圖片)
不過據相關媒體的報道顯示,陳熙此前在內部會議中曾透露,“年輕用戶不喜歡頭條,女性用戶不喜歡頭條”。為此,頭條方面預計未來一年對科技、游戲、汽車、攝影等重點品類,增加30%以上的流量和相應的作者收入,其中就包括畫風年輕化、內容質量好的微頭條內容。
不難發(fā)現(xiàn),在當下資訊已經形成受算法驅動、競爭用戶時長的慣性后,頭條方面正在試圖擺脫其在用戶端的固有印象,試圖探索內容的“提質升級”以及吸引更多年輕用戶。近日,頭條還推出了另一款資訊類產品“頭條號外”,而在官方介紹中則顯示,其為“頭條搜索品牌功能升級,提供更優(yōu)質的產品服務體驗”。
根據我們的實際體驗發(fā)現(xiàn),“頭條號外”這款APP采用了極簡的設計風格,主要分為關注、推薦和號外三個欄目,其中推薦頁類似于B站首頁的雙列排布信息流,多為視頻內容;號外則類似于大部分資訊平臺的“快訊”欄目,以時間軸順序展現(xiàn)文字內容,但點擊后可查看詳細的圖文內容,并側重于科技、影娛、游戲主題。據相關報道顯示,“頭條號外”的內容均來自于今日頭條,但推薦的大多是更受年輕用戶青睞的圖文或視頻。
事實上,自陳熙在去年2月任頭條總裁以來,在他的帶領下也孵化了諸多新品。其中包括“悟空搜索”和“悟空瀏覽器”、近期上線的元宇宙社交產品“派對島”,以及尚處于內測階段的“識區(qū)”。
據悉,“悟空搜索”與“悟空瀏覽器”都面向的是下沉市場,并采用了“金幣+閱讀”的模式。而“識區(qū)”則與“頭條號外”類似,設計同樣較為簡潔,玩法也更傾向于豆瓣的興趣小組,提供了覆蓋生活、藝術、商業(yè)、人文等不同主題的版塊,并鼓勵用戶按自己的喜好加入。
竭盡全力挖掘用戶無疑是如今幾乎所有互聯(lián)網公司的目標,字節(jié)跳動自然也不會甘于人后。但無論是向上、還是向下挖掘,目前“識區(qū)”、“頭條號外”的內容依舊沒能脫離頭條和抖音,所以與其說是內容領域的細分產品,不如說是基于算法推薦的差異,再將今日頭條中的內容進行篩選后的再分配。
雖然“識區(qū)”是一款并不完全以算法推薦為主的內容平臺,更依賴于“區(qū)長”自行選擇Bot抓取內容,并加入“人工推薦”選項,試圖打破信息繭房。但如今其所呈現(xiàn)出的也大多是其他平臺的“搬運”內容,可能還涉及到了內容審核與版權方面的問題。
而“頭條號外”盡管被部分用戶認為是“資訊版”的B站,但從其所推薦的內容類型上,似乎目前也并不是時效性的資訊,而更像是按興趣進行分發(fā)的泛娛樂內容。更進一步來說,即便是在內容及分發(fā)上都更具新意,但如今用戶、尤其是年輕用戶獲取資訊的途徑,顯然并不是只有資訊APP。
據相關研究(Reuters Institute《Digital News Report 2021》)表明,使用智能手機閱讀資訊的受訪者比例已達73%,但3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更青睞通過社交媒體獲取信息、并且比例達34%。同時隨著TikTok、Snapchat(閱后即焚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等這類平臺的影響力逐步擴大,35歲以下受訪者中有1/3都在使用這類平臺獲取資訊,并且在拉丁美洲和亞洲部分地區(qū)的滲透率還更高。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如今新的資訊類產品、甚至是頭條自己的細分產品中,視頻板塊已占據了主導地位。與此同時,短視頻與資訊的結合也變得愈發(fā)尋常,目前頭條的創(chuàng)作者平臺“頭條號”也已將“圖文轉視頻”選項放到了極為醒目的位置,便于創(chuàng)作者將內容自動轉為視頻,而這類工具早已在各類創(chuàng)作平臺中屢見不鮮。
就如此前《新聞門戶的挽歌》一文中所給出的觀點那樣,“從傳播的角度,短視頻這一產品形態(tài)正在接管新聞門戶的影響力”。
然而,視頻其實僅僅只是內容的一種展現(xiàn),并且批量由圖文自動生成的視頻往往質量堪憂。就像天貓精靈、小愛同學等產品被稱為“人工智障”一樣,自動生成的視頻大多還是依賴于原本的文案功底。
因此盡管如今頭條方面試圖“擁抱”年輕人的這個想法很好,也在內容質量與受眾端不斷進行嘗試,但在內容創(chuàng)作者沒有變、原本的內容也沒有增減的情況下,又該如何走出“換湯不換藥”的漩渦呢。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頭條號外”推出之際,騰訊于2019年推出的泛資訊APP“看點快報”(原名“天天快報”)已在7月18日正式停運。作為當時騰訊對標今日頭條的存在,如今的關停顯然也離不開用戶流失、日活下降等因素。
并且此前就在5月份,原騰訊新聞負責人王詩沐調任PCG社交平臺與應用線、騰訊網總編輯賀國富、副總編輯馬騰和楊瑞春同步卸任轉崗,以及此前擔任騰訊在線視頻副總裁的何毅, 被任命為騰訊新聞業(yè)務負責人兼任騰訊網總編輯。對此就有觀點認為,騰訊新聞之于PCG的重要性可能已經在下降,而背后的原因則是“騰訊在這一方面的優(yōu)勢正在減弱,且短期導向明顯,因而缺乏長期戰(zhàn)略”。
而無論是字節(jié)跳動頻繁推出細分的資訊類產品,還是騰訊對其資訊內容團隊進行調整,似乎都在說明在如今這個爭奪存量用戶的時代里各家的焦慮。雖然到目前為止,還無法明確頭條的“內容升級”、騰訊的“精品新聞資訊”能否帶來增量,但或許未來類似“頭條號外”這樣的嘗試還會更多。
- 【全球快播報】“人到中年才用頭條”?頭條的新品試圖抓住年輕人
- 微資訊!今日頭條漸成明日黃花?
- 環(huán)球即時:張小龍: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是一句口號
- 全球觀察:歷時15年、擁有5億用戶的飛信,徹底死了
- 一款適合音樂發(fā)燒友的耳機
- 關注: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貫徹執(zhí)行情況調查網絡調查問卷
- 環(huán)球微資訊!趙立堅回應佩洛西擬竄訪臺灣:中方正嚴陣以待
- CEO武曉春|為德邦證券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帶來了不一樣的戰(zhàn)略選擇
- 福和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楠:讓每一位當事人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向善而行
- 磷酸鐵鋰儲能電池—綠色發(fā)展,無限“金”彩
- 頭條焦點:復盤68只漲停股:大金重工、贛能股份跌停 大港股份3板
- 全球速遞!江西省樟樹市:中介機構每賣一套商品房 財政獎勵1000元
- 當前速讀:國家藥監(jiān)局應急附條件批準真實生物阿茲夫定片增加新冠肺炎治療適應癥注冊申請
- 精選!“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周某也當不好老板,火鍋店停業(yè),燒烤店開價15萬求轉讓
- 天天快看:出軌馬斯克、冷凍胚胎,谷歌創(chuàng)始人前妻不是一般人
- 世界觀點:東方甄選下一站,出海直播?
- 世界訊息:36氪專訪 | Unity大中華區(qū)總裁張俊波:我們希望讓普通人也能參與元宇宙建設
- 每日熱文:直播帶貨“講內容”,歪風還是趨勢?
- “輕醫(yī)美” 浪潮下,崛起的玻尿酸注射百億市場 | CBNData報告
- 全球今亮點!最新聲明:林志穎意識清楚 能進行簡單對話 無法還原車禍經過!
